春節假期剛過,融創、建業等房企就主動“操刀”調整組織架構,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事實上,進入2022年以來,據新京報記者統計,已經有陽光城、中南置地、世茂、中梁控股、萬達、建發等多家房企主動調整組織架構,且多數房企以裁撤區域公司、縮小管理半徑為調整方向。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企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從內部降低成本消耗。 ![]() 2022年以來,融創、建業等多家房企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圖片來源/IC photo 多家房企調整架構,涉分區、撤區、合并等 2月10日,融創將原本7大區域調整為9大區域。其新成立西北區域,管理范圍為陜西、山西、甘肅、寧夏四??;原西南區域拆分為成渝區域、云貴區域,管理范圍分別為四川及重慶、云南及貴州。 對于組織架構調整的原因,融創方面表示,安排此次架構調整;調整后的組織架構,更有利于減小管理跨度、減少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綜合經營管理能力。 而作為“河南一哥”,建業集團春節假期后的動作更大,其“大刀闊斧”的改革更引發行業的關注。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建業集團將從現行的“集團-業務集團-大區-城市公司-項目”五級管理,調整為“集團-城市公司/專業公司-項目公司”三級管理。撤銷大區層級后,建業集團將設立新的城市公司和專業公司,由集團直接管理;調整后的城市公司對項目公司實施直接管理。 不僅如此,建業集團還將整合原有的五大業務集團總部,把建業控股、地產集團總部、中原建業集團總部、新生活集團總部及筑友集團總部合并為新的集團總部,合并后將設置協同指揮中心、投資發展中心、產品研建中心等九個業務中心。 由于建業集團此次“動刀”面積大,其涉及的部門調整較多,人員優化比例也較大。據一份流傳的文件中顯示,建業九大業務中心共設置32個部門、26個組,擬申請408-412個編制,較原有在崗人數1063人,優化編制數量651個,優化比例61.2%。目前,六成的裁員比例已經在業內傳開,但建業方面對外發聲稱:“近期,網傳疑似集團各中心架構及編制上報情況的方案僅為上述五大集團總部的架構調整,并不涉及整個建業集團,且方案內容也非最終結果,最終結果還在謹慎制定當中。而本著留住人才、對社會負責、對員工負責的原則,涉及人員未來也以內部分流為主?!?/font> 實際上,不僅僅是融創和建業,早在春節前,進入2022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房企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包括陽光城、中南置地、世茂、中梁控股、萬達、建發等。比如世茂,其于1月6日開展架構調整,將原浙江區域公司撤銷,成立浙江地區公司,并將原下屬華中地區公司升級為獨立地區公司,原下屬浙東地區公司撤銷,項目合并進浙江地區公司。 集中“動刀”背后:降本提效“過緊日子” 從上述房企組織架構調整的具體方向來看,建業、建發、中南置地等多數房企的調整方向是合并、縮小、整合;而另外部分房企例如融創是對區域進行分拆,進行更直接、更精細的管理。 “在擴張的時候,房企往往會增加管理鏈條,增設區域公司,加大管理半徑,而當行業處于低谷的時候,企業往往又會縮短管理半徑,裁撤區域公司,直接進行管理,以降低人員成本、增加管理效率,這也是慣常的做法?!鄙鲜稣谡{整組織架構的某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同時,這些主動調整組織架構的房企,不乏資金面臨較大壓力的企業,例如正在處置資產的世茂和業績下滑的陽光城。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企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從內部降低成本消耗。 據業內熟悉建業地產的人士稱:“此次建業的組織架構調整其實是人員優化,在這個時候,企業主動優化、降低人力成本,其實也是自救的一種方式。去年,河南水災和疫情都對本土房企造成較大的沖擊,建業作為本土頭部房企可以主動優化,相比之下,本土小房企的日子更加艱難?!?/font> “現在房企的日子都不好過,優化組織結構其實就是變相的裁員。年后,我們公司就要裁員,同時也裁撤合并一些去年業績不佳的區域公司?!币晃灰竽涿腡OP50強房企的員工表示。 在房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艱難時刻,更多上市房企還面臨著到期的境外美元債的壓力。據億翰智庫統計,房企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美元債355.8億美元,其中1月、3月、4月和6月均為償債高峰。而春節剛過,即將到來的3月份對于面臨還債壓力的房企來說又是一道考驗。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盧茜 來源:360房產的作品,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圖片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任何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