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德州日報 珍惜水資源建設新德州 以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推動美麗德州建設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市土壤侵蝕類型為水蝕與風蝕并存,以風力侵蝕為主,在全國水土保持規劃中被劃為黃泛平原防沙農田防護區?!笆奈濉币詠?,我市大力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2.6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9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8個百分點。臨邑縣被評為山東省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三年強基行動綜合治理試點,為全省6個試點之一。先后建成丁東水庫新鬲津河、臨邑縣馬頰河南部片區等一批省級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小流域示范工程和禹城市濼清河段、平原縣馬頰河段省級水系綠化樣板,逐步形成“水清、岸綠、河暢、路通、人和、景美、產業強”的沿河生態文化帶。 水土流失問題歸根結底是人類不合理活動和生產方式造成的。只有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切實遏制人為水土流失增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土流失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明確規定:“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開辦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并按照經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保持預防和治理措施?!?/font> 相關生產建設單位要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責任,嚴格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要求,項目實施前,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并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設計施工過程中,加強全過程管理,大力推行綠色設計、綠色施工;項目投產前,完成水土保持自主驗收并向水利部門報備。水利部門將建立以遙感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持續開展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執法檢查,及時發現、精準判別、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實現人為水土流失完整閉合監管,推動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切實減少人為水土流失增量。(記者 楊德林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為自媒體平臺“明珠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